首页 > 财经 > 正文

选择国际学校 别走入“减负”的误区 国际学校学生的英语也不一定很好

2018-04-02 14:16:49来源:新京报  

除了课内学习外,国际学校学生还需要兼顾社会实践和兴趣培养等活动。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国际学校有钱就能上、就读国际学校很轻松,成绩

除了课内学习外,国际学校学生还需要兼顾社会实践和兴趣培养等活动。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国际学校有钱就能上、就读国际学校很轻松,成绩不好的学生才选择国际学校……当越来越多的家长考虑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关于国际学校的各种传闻也引发关注。记者采访了国际学校管理者以及在读生,从国际学校的入学门槛、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回应社会对国际学校的主要“误解”。

误解1

在国际学校就读很轻松

张钧喆(人大附中ICC(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Centre)高三学生):我学的是IB课程,我们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很忙,累到崩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学术论文的写作,因为此前没有接触过,对我而言还是很大的挑战。客观来讲,IB课程不允许学生轻松。但是,这也要看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除了课业压力外,我还需要花时间在社会实践、兴趣培养上,这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余瑶(北京王府学校副校长):国际学校只是看起来很轻松,大量的汗水和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学校提供给了学生丰富的课程和多元舞台,这要求孩子每天要非常有效地管理时间,顺应国际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综合实力,如学习思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谈判能力、法治思维等,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国际学校毕业生。反过来讲,如果学生缺乏自主规划管理的意识,很难在国际学校获得成功。

因此,家长要主动培养孩子为自己负责、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一方面,学着适当放手,及时给予鼓励,允许孩子犯错;另一方面,多给孩子机会,让他走上社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主人翁的意识。这些经历都能帮助孩子获得成长,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

误解2

国际学校只要有钱就能上

徐向东(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校长):事实并非如此,好的国际学校在招生时有筛选,以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国际班为例,我们要考察基本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同时,要关注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观是否一致,否则学生入学后就是“打架”,家校矛盾难以避免。

余瑶:希望家长能够在充分了解孩子兴趣特长、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从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计等方面了解国际学校的全貌,帮助孩子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学校。

同时,国际学校入学是有一定门槛的。以北京王府学校为例,入学前,学校会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评,面试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家教等,同时,关注家长的理念是否与学校“培养国际公民”的理念相匹配,这是一种双向选择。

误解3

国际学校不看重成绩

张钧喆:如果想要申请到好的学校,GPA肯定是要越高越好。不同于公立校,我们每个学科的成绩都由考试和出勤等多个部分组成,要想取得高分,处处都得用心对待。

徐向东:首先,好的学校很看重成绩,它是基础,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体现。而“国际学校不看重成绩”这种说法可能是源于国外大学与国内大学录取的方式有所不同,国际学校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方式也有区别。国际学校看重的“成绩”可能不是传统的考试结果,而是学生在国际教育评价体系中的表现。

误解4

国际学校学生的英语很好

张钧喆:其实不然,具有个体差异,但是托福和SAT的标准化考试成绩需要达到一定标准。一般来说,高一、高二是学生集中补习英语的阶段,很多学生会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提升。当时我在准备SAT考试时,每天要做大量的题,分析错误原因、背单词、读文章扩大阅读量,熬夜很平常。

徐向东:国际学校有英语不好的学生,普通学校也有英语极好的学生,这个还是要看学校和学生个人。有些国际学校在招生时会对英语提出要求,有些则会在学生入学后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采写/新京报记者方怡君)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