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永康市妇幼保健院:孩子面前 师徒俩的满满幸福

2018-05-11 16:36:28来源:永康网络电视台  

一大早,市保院院区内已是车来车往。走进儿科病区,就诊儿童络绎不绝,走廊上加设的床位使通道显得越发狭窄,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对于郎

一大早,市保院院区内已是车来车往。走进儿科病区,就诊儿童络绎不绝,走廊上加设的床位使通道显得越发狭窄,孩子的哭声此起彼伏……对于郎平而言,新的忙碌的一天早已拉开帷幕了。

郎平今年35岁,自23岁参加工作起,长年始终忙碌在儿科护理一线,从最初的新生儿科室护士到如今的儿内科护士长,日常要负责的工作都不轻松。可是,从她口中听到的却通常不是抱怨工作的艰辛,而是一句“累并快乐着”。郎平说,儿科有个别称——“哑科”。外行人一听往往一头雾水不得其解。

郎平笑着解释,儿童的表达能力缺乏,不像成人那般能准确地告诉医护人员哪里不舒服、是怎样的症状等关键信息,于是,这就需要用到护士的“眼”和“耳”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郎平直呼“儿科护士不好干”,她说,儿科护士所承受的不只是体力上的高强度透支,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重量级压力。

“儿童的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时刻关注,责任很重。加上儿童的医疗操作比成人更难,比如说打针,家长希望一次就成功,但其实孩子的静脉不明显,穿刺工作有一定难度。现在,孩子都是家里的‘心头肉’,这导致了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关系有些紧张。”因此,郎平认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首先要有同理心。其次,护士要扮演一个幼儿园老师的角色,循循善诱。

抛开儿内科护士长的身份,郎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8岁,一个6岁,正是最依赖妈妈的年纪。但她却心酸地自嘲自己有如后妈,孩子们显得并不黏她。“我每次跟他们说‘妈妈得回医院加班,今晚又不能陪你们了’,两个孩子就都点点头,不哭也不闹。不过,孩子生下来之后就一直由他们的爷爷奶奶陪护长大,也难怪了。”

郎平是个好强的人,凭着勤奋二字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护士长。一天三次查房,上午、下午、晚上,她都是身先士卒。床旁宣教她也是亲自示范,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给手下的年轻护士讲解。因为,郎平深深明白自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那时候她碰到了一个严厉有爱的师傅郎巧英——很巧,都姓郎。工作上郎巧英严格要求,底下又亲切和蔼。

郎巧英说,护士的离职率一直很高,而她之所以坚持护理工作33年,是因为自己的热爱不曾改变。“我很开心,我的初心还在。护士本就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和医生不同,它能从患者那儿获得的掌声其实非常微小,也的确列举不出什么丰功伟绩。做这份工作,一定要自己慢慢去找成就感。”

那这些年里郎巧英找到了哪些成就感呢?“给筋脉不明显的孩子打针一针成功,搞定了不太配合的病人,病情严重的孩子病愈出院,和病人家属结成朋友,小护士们都喊我‘郎姨’…….”这些细小的事情都叫她一脸自豪、满心欢喜。

2015年,郎巧英从临床转入行政,可她并没就此闲下来。她时不时就下楼去儿科病区逛两圈,业务查房的时候顺道传授一些护理经验给青年护士们。郎巧英说,年轻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仅只是临床方面的知识、静脉穿刺技巧,更多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人文关怀理念、医患沟通方式、团队协作精神。

姓名:郎巧英&郎平

职业: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护士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