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从"非常sexy"到两名女性乘一车 滴滴顺风车能走多远

2018-08-27 10:54:50来源:第一财经  

微信、陌陌……几乎每一个社交软件做大之前都逃不开带有荷尔蒙色彩的社交原罪。这一点,做出行的滴滴最近也深有体会。接连两个年轻姑娘因为

微信、陌陌……几乎每一个社交软件做大之前都逃不开带有荷尔蒙色彩的社交“原罪”。

这一点,做出行的滴滴最近也深有体会。

接连两个年轻姑娘因为搭乘顺风车遇害案件发生后,滴滴顺风车车主注册页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女车主和女乘客共乘一车的图片。

这可不是滴滴顺风车原本的风格。

从非常sexy到两名女性乘一车 滴滴顺风车能走多远

要知道,之前滴滴可是敢在七夕直接海报上印上“我们约会吧,顺风车就该这么玩”,标榜史上最大规模的移动相亲盛会,号称零门槛、零距离、最时尚。

因为这次乐清顺风车案件被免职的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描述:“顺风车是一个非常sexy的场景”。

而这背后是滴滴希望通过顺风车拓展社交的野心。

2015年6月1日,滴滴正式上线“顺风车”,按照当时的宣传介绍,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社交元素”。建立顺风车主和乘客之间的双向评价体系。即拼车结束后乘客和车主可以通过贴“标签”互评,而顺风车平台后期也会根据标签进一步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乘客和车主都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对此,黄洁莉曾公开表示,滴滴顺风车的核心是有做趣的出行、社交化的出行,所以乘客和车主双边都需要持续教育,因此投入需要长期坚持的,在我们这里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滴滴顺风车至少要投入五亿美元用于教育市场。

“过去你每天在路上两个小时,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消耗,但现在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它就变成了一种收益。这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一个场景,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在顺风车这类封闭、私人的场景下,这位曾经的顺风车负责人这样描述这项业务的社交导向。

为了让车主和乘客的拼车更加顺利,滴滴顺风车加入了许多引导车主和乘客个性化表达的内容。顺风车引导乘客依照实际情况勾选“需要走高速”、“大件行李”、“携带宠物”、“携带儿童”等选项以细化乘坐需求,帮助车主选择合适的订单。

同时引导乘客行为,如“不迟到”、“不喊师傅”、“主动坐副驾”等,鼓励乘客文明乘车;引导乘客及车主填写“行业”、“是否抽烟”、“喜欢的歌”等个性化内容以激活双方的社交兴趣。

而滴滴顺风车后台则会收集每一个用户获得的所有“印象标签”,当用户下一次接受订单或发出订单时,其所有的“印象标签”都会集中展示出来,被其他用户看到。

“这些‘印象标签’不仅能让车主和乘客互相了解,更有助于滴滴顺风车进行精准匹配。”黄洁莉在上线之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滴滴顺风车未来或也会根据车主和乘客的标签,为用户匹配相似的同路人,用户将有机会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在每段行程结束后,如果车主与乘客互相感觉投缘,还可以通过滴滴顺风车平台继续联系,进行对话。

但是这些标签在今年5月份的空姐顺风车遇害案件之后变成了危险的源头。

此前网上流传的受害空姐的顺风车页面截图显示,出行73次,司机的评价标签包括了:颜值爆表、天生丽质、非常有礼貌、氧气美女等等。

而美女或者喜欢穿短裙这样的评价,往往容易吸引着一些不怀好意的司机接单,被怀疑为犯罪分子提供了精准目标。

从非常sexy到两名女性乘一车 滴滴顺风车能走多远

不过,利用顺风车做社交的不仅仅是滴滴,嘀嗒出行的顺风车页面也有明显的社交属性。此前,用户进入嘀嗒出行结伴频道之后,会发现“周边郊游”、“同城活动”、“一起看世界”、“晒图求脱单”、“结伴跑步健身”、“寻找上下班拼友”六个主题,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主题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完成出行。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曾经相信顺风车能够成为公司旗下业务体量最大的出行方式。

黄洁莉的底气在于即使目前出行市场中存在专车、快车等多种出行方式,但拼车这种C2C的规模永远比B2C大,是有强烈体验感的平台,它的规模会导致很多人进来。

滴滴顺风车此前宣布,其已覆盖国内近400座城市,汇集了2300万车主分享自己的座位。

滴滴今日还在声明中公布了顺风车的一组数据,在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滴滴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这意味着,这三年多来,滴滴的顺风车平均一天约90万单,体量惊人。

这样大的一个盘子,在C2C模式之中,似乎任何一个平台都无力管控所有细节,但把控不了细节,就埋下了风险的隐患。

而滴滴利用顺风车做社交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顺风车的产品设计是一款以出行为载体的陌生人线下社交工具。将两个陌生人被放置在狭窄的半密闭空间里,在地位力量极端不对等的条件,一个冲动就能引发犯罪。

不过,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滴滴顺风车已经迅速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至此,滴滴顺风车的社交故事走到了终点,但顺风车的安全隐患还在。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