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津力达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策略|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_世界观焦点

2023-03-06 11:33:57  

“为什么一种中药能够屡获西医指南的推荐?这是因为它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验证了其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性。”2月25日,在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络

“为什么一种中药能够屡获西医指南的推荐?这是因为它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验证了其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性。”2月25日,在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贾伟平如是说,“它是一种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药。

贾伟平院士回顾,从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首次增加《糖尿病与中医药》一章,津力达颗粒即获推荐,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再次将其列入其中,推荐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可加服津力达颗粒。在此基础上,《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也明确了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指出在协同控糖、改善症状方面,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联用津力达颗粒。

贾伟平院士指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的融入不仅彰显了祖国医学的魅力,更为广大医生与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手段、新方案。


(资料图)

贾伟平院士

从“脾”论治、证据明确,津力达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独特优势

“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的新观点,源于中医络病理论中以脾论治观点的提出。”贾伟平院士介绍,络病理论认为,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是引起糖尿病病机变化的中心环节。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包含了现代医学中脾和胰腺共同的生理功能,而糖尿病的发病与胰腺微循环障碍有关,造成脾的传输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血糖升高。

络病理论制定“健脾运津”的治疗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津力达组方,可“通脉络,运脾津”,为糖尿病的临床防治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贾伟平院士介绍,多年来,津力达颗粒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牵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美国芝加哥大学中药研究室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的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纳入192例二甲双胍稳定剂量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津力达+二甲双胍组和安慰剂+二甲双胍组。

研究显示,用药12周后,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HbA1c0.92%,降低空腹血糖(FPG)1.3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BG)3.0mmol/L,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P<0.05),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对减缓并发症发生有潜在的治疗优势。

为进一步探索津力达颗粒治疗的优势人群,仝小林院士团队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指出,对于在HbA1c>8.5%、年龄>60岁的患者,津力达颗粒降低HbA1c及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为显著。

在此研究基础上,仝小林院士团队开展的另一项纳入我国15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共181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降糖药物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PG、PBG和HbA1c,同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重。

在多项循证医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下,津力达颗粒不仅被2017版、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等多部糖尿病防治指南列为推荐用药,并且成为2019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诊疗标准》英文版中仅有被纳入的中成药,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也让全球糖尿病专家看到了中药在治疗糖尿病中展示出的效果。

综合调控血糖、改善血糖波动,长期使用津力达疗效更显著

“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高血糖会导致眼睛、肾脏、血管、神经等全身各脏器和组织的微血管发生改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和严重神经病变等,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要求把HbA1c控制在7%以下。”

贾伟平院士表示,但临床观察发现,有些HbA1c<7%且空腹血糖值已达标的患者,因血糖波动较大、餐后2小时血糖高等原因,仍然可能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显示,24小时血糖波动幅度大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要比血糖波动幅度小的患者高3倍多,同时,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也显著增高。”

为此,贾伟平院士牵头开展了“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她介绍,该研究采取随机分组,将160例30~70岁之间,7%≤HbA1c≤10%,BMI≥18.5kg/m2的新诊断且未经过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安慰剂组、津力达组、二甲双胍组和二甲双胍+津力达组,分别在用药的4周、8周、12周、16周进行随访。

贾伟平院士介绍,研究中,除采取血样监测糖脂代谢外,还应用了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作为评价血糖变化和波动数据的重要来源,并同时加入了中医症状的分级量化评分标准。“为避免患者因为看到自己血糖变化而产生情绪波动,在评估血糖波动时,我们采取了受试者在基线和16周各进行一次连续3天的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的方式,对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血糖变异系数(CV)、24小时内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和药物治疗,各组患者HbA1c、FPG、PBG及中医症候评分都有较基线明显下降,但津力达组、二甲双胍组以及津力达+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且中医症候评分亦有较好的改善。

在血糖波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标准差在治疗后显著降低(-0.39 vs. 0.11,P<0.01),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在治疗后明显改善(23.21% vs. 2.24%,P<0.01),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TIR从治疗前的55%提升到治疗后79%。

“津力达颗粒明显改善了患者血糖的波动,使其达标时间更长、范围更广。长期用药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的风险。”贾伟平院士表示,研究显示,津力达颗粒不仅在降低患者整体血糖水平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且还有显著降低血糖波动的优势。这一研究也于2021年10月正式发表于糖尿病领域唯 一被SCI收录的中国期刊——《糖尿病研究杂志》(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

总结

在“中西医并重”的国家战略指导下,中医药纳入国家糖尿病防治体系,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协调发展的糖尿病防治新模式。在报告的最后,贾伟平院士也道出了她作为一名西医医师,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三点感悟:

第一,近年来,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这得益于中医采用了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国际、国内同道的公认。这对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第二,国家倡导并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鼓励西医医师接受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做到“能西会中”。学习中医,对于西医医师发挥中医系统思维和系统治疗的优势,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大有裨益;

第三,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思维更适用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诊疗路径,我希望广大中西医专家能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一条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健康服务的道路。

(来源:365医学网)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