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来袭,骨科已三度入围,专家预测价格降幅82%左右

2023-09-08 22:56:53来源:时代财经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来临。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傲华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资料图)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来临。

9月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下发文件,通知各成员单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介绍第四批国家组织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后续工作安排,部署医疗机构报量等。

在此前的三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中,涉及的产品包括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耗材等,中标产品的价格平均降幅超过80%,而即将到来的第四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则锁定了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高值耗材。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早有预兆。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曾透露,今年将就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展开集采。今年8月底,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前往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等工作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对于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产品的选择,医疗器械营销培训专家王强对时代财经表示并不意外。“人工晶体此前已经在多个地区进行过集采,进入全国集采也是意料之中。骨科运动医学耗材的地区集采虽然做得不多,但这是目前骨科耗材中唯一还没有集采的,此次骨科运动医学耗材集采后,骨科领域的高值耗材基本上已经全部实现集采。”

王强预测,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依然会按照2个维度,即产品、市场占有率进行分组,价格降幅在82%左右,中选率在80%左右,会有三个小企业报出超低价,降幅达到90%以上,会有一到二个外资企业被淘汰出局,国产头部中标的企业销量会增长2.5倍左右,出厂价会下降17%左右。

人工晶体或打破进口垄断

人工晶体又称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经手术植入眼睛代替摘除的天然晶体的人工透镜,通常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襻组成。人工晶状体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64亿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信达证券研报指出,我国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按照80%的白内障发病率计算,我国60岁以上的白内障患者人数约为2.11亿人,市场潜力极大。

据太平洋证券研报的测算,预计2025年国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达30亿元,行业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为0.89%。

我国的人工晶体市场由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代表品牌有爱尔康、强生视力康、博士伦、蔡司等,国产品牌的代表则包括爱博医疗(688050.SH)、昊海生科(688366.SH;06826.HK)等。

据爱博医疗招股书,2019年,爱博医疗的人工晶状体产品销售数量口径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10%,销售金额口径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7%。从全球市场来看,爱博医疗在全球销售数量口径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按销售金额口径的市场占有率约为0.75%。

全国集采的推进,有望加速打破进口垄断。与进口品牌相比,同类别的国产人工晶体通常具有价格优势。爱博医疗招股书显示,参考部分省份的人工晶体终端、中标/挂网价格,在参数、性能接近的情况下,部分爱博医疗的产品价格只相当于同类进口产品的50%~70%。

据不完全统计,人工晶体已经经历了至少6轮省/省际联盟的集采,但与冠脉支架等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中选价格降幅相比,人工晶体的价格降幅并不高,低端产品与高端产品的降价意愿分化明显。

以2021年天津市医保局牵头的京津冀“3+N”联盟人工晶体集采为例,其中选结果显示,爱尔康、蔡司等进口品牌的产品(三焦点,非球面)价格仍在2万元以上,而定位偏向低端的产品(单焦点、球面)的中选价格则已经低至两三百元。

骨科高值耗材又“榜上有名”

虽然运动医学此前在省/省际联盟的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出镜率”并不高,但骨科领域的耗材却是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的“常客”。在此前的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有两次都是围绕骨科耗材集采展开。

运动医学是一门医学与体育运动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学科发展时间较短,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正式建立,作为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存在。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如何诊治与运动有关或影响运动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损伤。

根据此前流出的《国家组织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本次被纳入集采的运动医学类相关耗材包括锚钉、修复用缝线、界面固定钉、横穿固定钉、软骨固定钉、软组织固定钉、可调式固定板、不可调式固定板、人工韧带系统、半月板修复移植系统、关节镜配套系统、脉冲冲洗器、钻头、磨头、刨刀、异种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骨及骨形成蛋白等。

与整体的骨科耗材市场相比,运动医学耗材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国金证券研报指出,中国运动医学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到4.1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3%,未来市场扩容及增速想象空间大。

不过,和人工晶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类似,运动医学耗材市场同样由进口品牌主导。王强对时代财经指出,运动医学耗材目前被施乐辉、强生、锐适为代表的外企占据,国产企业如北京天星的市场占有率还处于较低水平,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在10%~15%,成长空间较大。

据西南证券研报,国产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布局运动医学领域,产品线较全的国产企业包括凯利泰、德美医疗、杭州锐健及上述的北京天星等。整体来看,国产企业发展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与外资竞争的能力。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