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9种理财工具大盘点 天弘基金固收+产品表现优秀
三年疫情,让很多人失业了,没了收入,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大家的消费观,改变了大家对房价的预期。
疫情管控放开后,国内经济正逐渐走向正轨,目前全社会都在鼓吹消费复苏,但是别人不会对你的人生负责。我们要放平心态,做好理财。
【资料图】
9种常用理财工具
1、存款:目前5大国有银行,存款利率最高的是5年期定期存款2.65%,活期为0.25%。
可能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会高一些,但是也不会高太多。
2、大额存单:一般而言,在同一家银行、同期限的存款上,大额存单的利息会高于定期存款。但是各个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时间和周期,是不固定的,而且利率高的大额存单,一般都是秒光。
3、国债:目前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507%,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694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97%。
4、保险:自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下发相关文件后,长期年金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由之前的4.025%降低到了3.5%。
目前4.025%定价的年金险,基本上已全面停售,剩下的是预定利率3.5%的年金险。
5、货币基金:目前大多数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均已跌破2%。以中证货币基金指数 (H11025)为例,近1年的收益率仅为1.89%。
6、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产品种类很多,收益率不尽相同。一般收益在2%-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不再承诺保本保息。
7、信托:信托,是有钱人玩的金融工具,它的起投门槛一般是100万以上。信托也不会承诺保本保息,而且近年来,信托产品的违约上升趋势很明显。
8、债基:2014年年底至今,纯债基金的平均回报为3.96%。但是纯债基金的波动,有时也较大,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对,可能一年下来,白忙活了。
9、偏股型基金:近10年,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回报为11.41%。但是偏股型基金的波动非常大,极端的情况,亏损幅度可能超30%以上。
对比上述9种理财工具后,我们不难发现:
1)货币基金、保险、国债、存款等理财产品,虽然安全性好,但是收益率并不高。
2)纯债基金,虽然走势较为稳定,但是长期收益也并不高。
3)信托产品的收益,虽然较银行理财高出一些,但是近年来却频频出现违约事件。
4)偏股型基金,虽然长期收益可观,但是波动太大。
2023,适合投资什么?
那么,有什么理财办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有望实现更高的收益?我的答案是:“固收+”基金。
首先,它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因为“固收+”基金会把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固定收益资产,比如国债、银行存款等,从而确保了产品的稳定。
其次,它也有相对较高的收益。因为“固收+”基金会把少部分资金,投资于权益类资产,比如股票,从而博取更高的收益,避免了全部持有固定收益资产造成收益较低的局面。
总之一句话,“固收+”基金的特点就是,股市上涨时跟得上,股市下跌时守得住。
数据显示,过去10年,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以更低的波动创造了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的收益,投资体验较好。
既然这么好,那为什么2022年很多“固收+”基金变成了“固收-”?
上文提到,“固收+”基金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债券(一般占到投资比例的70%-80%左右),另外一部分是股票(一般占到投资比例的20%-30%)。
在熊市时,“固收+”基金通过增加债券仓位,可以做到较强的防守性,而在牛市时,“固收+”基金通过增加股票仓位,也能跟得上市场的上涨。
但是2022年四季度,固收+遭遇了股债“双杀”。
债券方面:受国债收益率上行影响,2022年四季度,债市波动明显加大。中证全债指数累计下跌1.11%。(数据统计区间:2022.10.31-2022.12.13)
更重要的是,作为“固收+”基金收益重要来源之一的可转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下跌9.61%。(数据统计区间:2022.8.17-2022.12.23)
股票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整个2022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29.37%,市场情绪十分低迷。
所以2022年不少“固收+”基金变成了“固收-”。
但是我想说的是,股债双杀不是市场常态。从历史数据来看,在2004-2022年的19个年度中,只有2004年出现了股债双杀的情况,7个年度股债均出现正收益,11个年度股债出现“跷跷板效应”。
其实,我们要把时间周期拉长看,比如1年、2年,“固收+”基金(二级债基、偏债混合为代表)确实可以做到『股市上涨时跟得上,股市下跌时守得住』,较好的抵抗市场波动,穿越周期。
如果是优秀的固收+产品,表现还会更加突出。比如天弘基金旗下的“旗舰固收+”产品天弘永利债券A。
数据显示,过去5年,这只固收+基金,不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而且更是远远优于固收+基金的整体水平。截至2023年1月20日,这只固收+基金,自2022年以来的收益已经翻红,不仅成功收复失地,而且净值还创了新高。
2023年,适合投资“固收+”基金吗?
首先,A股经过2022年以来的调整,估值已处在历史相对低位,性价比较高。以万得全A指数为例,截至2023年1月20日,最新市盈率是17.87倍,处于近十年47.27%的分位点,低于中位数,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其次,疫情管控放开后,以及各种促进经济政策的出台,今年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相关公司的盈利也将会得到提升,这有利于股票市场。而股票市场,是“固收+”基金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因此对于不想承受太大波动,又想分享股市长期收益的投资者而言,2023年配置“固收+”基金,或许就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选择“固收+”基金?
对固收+基金而言,选对基金公司,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实力强、经验丰富的基金公司,它们打造出来的固收+产品,往往都很优秀。比如天弘基金。
可能很多人对天弘基金的印象是余额宝。其实,天弘基金在固收及固收+产品领域的地位,也是妥妥的第一梯队。海通证券显示,天弘基金近2年、近3年、近7年的固收产品业绩位列固收类大型公司绝对收益排行榜第1,近5年排名第2。
目前天弘基金“固收+”团队,由73位成员组成,不仅拥有科学化的投研体系,而且人员分工明确、术业有专攻,每位基金经理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发挥相应的专业优势。
在大类资产配置、风险控制、选股、选债等方面,天弘基金“固收+”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
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团队领军人姜晓丽从业13年,10年公募管理经验,十分擅长宏观经济研究及大类资产配置,曾在2016年、2020年、2022年债市大幅调整前精准撤退。
风险控制能力:管理资产规模超万亿,借助8级信用评级体系,将潜在风险层层把控。
2014年以来,虽然债市频频出现违约事件,但是截至目前,在天弘基金主动管理的产品中,很好地回避了重大风险。目前公司相关债券质押回购环节实现“零违约”。
选股、选券、打新能力:通过3层股票筛选体系,甄选出具有竞争优势壁垒,中长期可见度更高的公司,同时搭配资深可转债研究团队,可转债的研究涵盖了量化、策略、正股等领域,另外还有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打新团队。
公司要想被认可,除了拥有过硬的投研实力外,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投资者赚到钱。关于这一点,天弘基金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做的很好。
在天弘固收+产品现存持有3年以上的71万用户中,正收益比例超过99%,平均收益率42%,平均年化收益率6.67%。(数据来自天弘基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10日)
面对2023年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天弘基金又重新打造了一款精品“固收+”产品,它就是天弘安康颐睿一年持有期基金(A:017421 C:017422)。
这次发行的新基金采用的是双基金经理,拟任基金经理分别是姜晓丽和贺剑。
姜晓丽,是天弘基金固定收益业务总监,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基金经理投资经验,十分擅长宏观研究,能较好把握宏观线索驱动的投资交易机会,也善于识别市场风险并控制下行回撤,所管理的固收+产品6获金牛奖。
贺剑,拥有15年基金从业经验,8年基金管理经验,对债券研究、交易、投资、业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流程有较深理解,擅长信用债、转债等投资,历史投资业绩波动小。
姜晓丽很多投资者都非常熟悉了,这里重点说一下贺剑。
他的能力圈不仅仅局限于债市,而是业内不可多得的纯债、转债、股票多资产投资多面手。经过多轮牛熊洗礼之后,贺剑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投资理念,那就是“追求一个较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
与其他基金经理不同,贺剑对风险控制十分重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本人原来是做过年金、专户、也做过QFII这些投资,它们整体的特点都是对于风险比较看重,整体都是追求绝对的收益”。
由于固收+产品的持有人,对回撤比较敏感,所以贺剑选择的都是偏稳健风格的个股,组合构建也比较分散。
具体而言,在个股选择方面,采用“远近结合”的策略(所谓的“远”,行业空间大,未来三年可预期性较强;所谓的“近”,短期赔率较高且交易不拥挤),优选具有核心垄断力和竞争优势的优秀企业。
另外,这次发行的天弘安康颐睿基金,费率较低。一般而言,开放式“固收+”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为0.4%~0.8%,赎回费率为0.75%~1.5%,销售服务费0.2%左右,合计0.7%~2.5%左右。然而,持有这只基金满一年,认/申购费率最高0.8%,赎回费为0。
还有,天弘安康颐睿设置了12个月持有期,便于基金经理管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帮助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的习惯,减少追涨杀跌、频繁操作带来的收益损失,有效的避免了“追涨杀跌”,也可以减少日常赎回对流动性的冲击,保证投资组合久期的稳定性和投资策略的一惯性,利于基金经理以中长期视角布局投资机会。
相比于五年持有期、三年持有期的产品,本基金持有满一年后,可以随时赎回,也没有过分限制投资者的正常资金流动性需求。
最后再次提醒:虽然2022年的股市,让很多投资者很受伤,但是随着走出疫情成为定局,最大利空因素已经消散,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对于今年的股市,我们可以更乐观些,不应该僵化地带着熊市惯性思维。如果等到市场行情火热时再考虑入场,可能错失了更好的时机。(来源:麻利小二)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 物美启用便利店双品牌 北京市场格局生变
- 南水北调河南供水范围将扩大
- 内地房企海伦堡拟赴港上市
- 双“11”大数据出炉了 洛阳人爱买啥?
- 京津冀多地遭遇大气重污染 专家为您详...
- 郑州新密一家具厂发生火灾,厂房被毁
最近更新
- 要闻:9种理财工具大盘点 天弘基金固收...
- 焦点消息!全面调研!中国电动工具行业...
- 环球今热点:深度金选|晋拓股份四连板...
- 天天观天下!2023广州波罗诞庙会预约需...
- 平安银行出席北京基金业协会“未来可持...
- 环球新动态:嘉银金科(JFIN.US)荣获新...
- 浙江已累计组织境外“抢单团”191个,达...
- 「权威解读」中国集装箱市场现状及前景...
- 换季易感人群最新关注:流感可防可治-世...
- 万达·内江文旅城产业项目2023年将建成...
- 环球观天下!珠江股份置换疑云:置出资...
- 爱奇艺(IQ.US)CTO刘文峰:已经在探索AIC...
- 农村合作医疗可以异地报销吗?新农合可...
- 四种主要温室气体是什么?
- 重庆南部新城产业投资完成9.1亿元超短期...
- 首创城发8亿元中期票据将申购 利率区间...
- 陕西延安:共有产权公共租赁住房可以选...
- 因违规行为 福建阳光集团债务融资工具...
- 阿里靠卖菜和卖药保住了面子
- 焦点关注:Sensor Tower:预计2023年全...
- 全球快消息!PCE数据来袭!美国1月零售...
- 周正峰:震荡消化后有望再度上攻
- 中国植物学会“万人进校园”大型科普活...
- 中交地产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5亿元-当前热议
- 百事通!行情刚来就要"跑"?三家券商股...
- 坤彩科技全球首套盐酸萃取氯化钛白产品...
- 世界关注:2023年全球及中国硅藻土行业...
- 申领失业保险金要哪些材料?失业保险金...
- 韩寒的第一台赛车是什么 韩寒的赛车水...
- 中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市场发展情况如何...